特朗普解雇知识产权掌门人,美国要做最大盗版国?
在“中美AI决战”前夜,白宫要彻底扫除知识产权保护这道绊脚石。
5 月 10 日,美国白宫通过一封不足150字的电邮宣布解除美国版权局局长兼版权登记官 Shira Perlmutter的职务;就在前一日,参议院确认、任期10年的国会图书馆馆长 Carla Hayden 亦被特朗普直接撤换。两位被誉为“知识产权掌门人”的要职同属国会体系,理论上应与行政部门“分隔运作”。突然的连环解职(包括对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断供”),引爆学界与工业界震荡。
众议院行政委员会民主党领袖 Joe Morelle 当即发表声明,指责特朗普“侵蚀宪法第一条赋予国会的权力”。在美国政治框架下,总统要想更换图书馆馆长必须经参院投票,而版权局长又由馆长指派。特朗普“跳级操作”显然踩在权力红线上。
知识产权保护:中美AI大战的上甘岭
4月底,美国版权局发布了长达120页的《生成式AI与版权(Part 3)》报告,明确提出“未经授权训练大模型可能构成版权侵权”,并建议国会设立许可机制。
据 Politico、AP 等多家媒体引述白宫匿名人士消息,Perlmutter在内部会议中拒绝为 Elon Musk 旗下 AI 公司大规模抓取网络文本“开绿灯”,成为被解职的直接导火索。特朗普本人在4月的拉斯维加斯科技峰会上誓言“让美国AI甩掉监管镣铐”,将生成式AI(大规模侵犯知识产权)定义为“与中国抢占战略高地”。版权局与白宫的路线冲突最终演变成两位知识产权掌门人(下表)被“一键开除”。
姓名 | 职务 & 任期 | 立场标签 | 与白宫冲突点 |
---|---|---|---|
Shira Perlmutter | 第14任版权局长(2020–2025) | “平衡版权与创新”务实派;曾主导 IFPI 全球反盗版谈判 | 坚持 AI 训练需授权;反对大规模“文本挖掘豁免” |
Carla Hayden | 国会图书馆馆长(2016–2025) | 公共领域扩张倡导者;推动数字借阅 | 支持开放数据、反对削弱图书馆独立性 |
二人均被视为既保护创作者又鼓励技术创新的“中道派”。但在“中美大模型竞赛”面前,白宫要彻底扫除知识产权保护这道绊脚石。
特朗普“三重越界”或触发司法反击
华盛顿邮报援引多名法律学者称,白宫的做法很可能在联邦巡回法院遭遇冻结令,特朗普的“三重越界”或触发司法反击:
争议点 | 可能违法条款 | 预期后果 |
---|---|---|
越权解雇参院确认官员 | 《2 U.S.C.§ 136》规定馆长任期10年且仅可由国会罢免 | 参院可通过决议拒绝新任命,或联手民主党提起诉讼 |
跨部门干预版权执法 | 《17 U.S.C.§ 701》授权版权局独立执法 | 创作者及行业协会可依据《行政程序法》要求司法审查 |
破坏国会监督 | 影响版权局年度预算与政策报告 | 2026财年国会拨款或遭砍,行政效率进一步下降 |
华盛顿邮报援引多名法律学者称,白宫的做法属于“权力快切”,很可能在联邦巡回法院遭遇冻结令。
产业温差:科技股狂欢,创意工会震怒
消息甫一落地,华尔街率先欢呼,AI 概念股瞬间冲高;而另一端,好莱坞编剧、音乐人、摄影师却在街头怒吼,斥其“合法掠夺原创”。科技资本与创意工会可谓冰火两重天:
- 科技资本:据TechCrunch 报道称,xAI、OpenAI 在私募市场报价当日即涨8–12%,投资人解读为“训练数据合规壁垒松动”。
- 创意行业:美国电影协会 (MPA)、美国作家协会 (WGA) 发布联合抗议,形容此次解职是“AI 时代最大版权退步”。
- 国际社会: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在布鲁塞尔表示“深感不安”,暗示将在欧盟 AI 法案终稿中新增“跨境数据使用透明度”条款,防止欧美监管落差形成“数据偷渡”通道。
全球知识产权秩序的地震断层
1. 条约主导权的转移
美国历来在 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内扮演制定者角色:从 TRIPS 到 WCT 均由美方主导议程。如若特朗普政府继续削弱版权监管,欧盟或日本有可能抢占 AI 版权规则制定椅,推动**“训练例外需强制许可+补偿金”**模式。这将冲击美国几十年来的“强保护、强执法”叙事。
2. 双边 & 多边谈判摩擦
- 数字贸易协定:美墨加、印太框架(IPEF)正在磋商数字贸易章节。弱化版权执法将削弱美国在谈判桌上的道德高地,亚洲国家可借机要求更宽松的数据本地化条款。
- 301 调查工具钝化:过去美国以保护文化产业为由,频频对他国发起301调查。若本国被贴上“最大盗版国”标签,施压合法性将被质疑。
3. 版权执法与信息安全交叉风险
生成式 AI 若可“无授权”抓取海外数据,等同于合法化大规模网络爬虫。目标网站所在国家可能以“数据窃取”或“国家安全”名义反制,数据壁垒将升高。网络安全团队需要处理更多跨境数据取证与法律冲突,合规成本激增。
4. 创作者生态与创新生态的离心
好莱坞、音乐出版商、新闻媒体过去依赖美国强势版权政策与全球发行网络。监督空转会迫使他们寻求欧洲或加拿大登记作品与追责救济,长期看将削弱美国文化软实力。
未来三种剧本:监管“硬着陆”还是“无序竞速”?
版权守门人被一夜清零,接下来局势是迅速踩刹还是彻底放飞?法院、国会、白宫三股力量进入拉锯,全球内容平台与AI巨头屏息观望。以下三种剧本勾勒出美国版权监管可能的“硬着陆”、长期“政治僵局”或“无序竞速”,将决定训练数据合法性与世界版权秩序的走向。
剧本 | 触发条件 | 全球影响 |
---|---|---|
司法冻结 | 联邦法院裁定解雇无效;Perlmutter回归 | AI训练许可保持严格,国际标准谈判延续“授权优先” |
国会僵局 | 参院拒绝确认新馆长,版权局长长期空缺 | 政策真空,企业各自为政,欧美版权法差距拉大 |
行政回调 | 白宫与创意产业妥协,引入“数据使用费”方案 | 形成“付费爬虫”市场,或被他国立法复制 |
目前最被看好的情形是“国会僵局”——参院确认流程可被拖至大选之后。在此期间,版权局只能由代理局长主持,AI 训练合规处于灰区,企业大概率选择“先跑先赢”。
结语:技术竞速与版权底线的零和博弈?
特朗普闪电解职知识产权掌门人,被支持者视为“拆掉创新路上的最后一块砖”,被反对者视为“鼓励最大规模的合法盗版”。它揭示了生成式 AI 时代的核心矛盾:数据即燃料,版权是阀门。阀门若被粗暴拆除,燃料短期充足,但随之而来的国际信任赤字、法律灰犀牛与创作者离心,将反噬整个产业链。
美国若执意走向“训练无授权”路线,全球版权秩序将出现真空:欧盟拟议中的 AI 法案、日本的 TDM 例外、加拿大的新数字使用费提案都可能各自为政,世界分裂为多套版权“闭环”。对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而言,这既是窗口也是挑战:既要在技术竞速中避免被边缘化,也要警惕落入“数据殖民”与“合规焦土”双重陷阱。
依仗尖端科技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双核竞争力的美国,如今正滑向“最大盗版国”,并实实在在地摇动了全球版权保护的基石。 在全球知识产权/数据安全秩序混乱与重构的交界线上,谁来为创作者、开发者、乃至网络安全团队划定可持续的边界,将决定下一代数字经济是野蛮生长还是在狂欢中走向毁灭。
参考链接:
-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5/05/10/trump-u-s-copyright-official-00340306
- https://democrats-cha.house.gov/media/press-releases/morelles-statement-abrupt-firing-shira-perlmutter-register-copyrights
-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politics/2025/05/11/white-house-copyright-office-director-fired/
第一时间获取面向IT决策者的独家深度资讯,敬请关注IT经理网微信号:ctociocom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