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毕业生就业大门正在快速关闭

当科技巨头们高唱着“AI-First”赞歌,挥舞着裁员的镰刀时,第一批被献祭的,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而是刚刚走出象牙塔,满怀憧憬的毕业生。一场针对年轻人的“AI-pocalypse”(AI末日)正悄然上演。

“我们不再需要那么多‘小朋友’来做基础工作了,AI比他们更高效,还不用付薪水。”

这句残酷的潜台词,正在成为全球科技行业心照不宣的共识。一场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完美风暴”正在形成,而风暴之眼,正是那个被誉为人类未来的“人工智能”。

最新的警报来自英国。根据英国学生雇主协会 (ISE) 发布的惊人数据,科技行业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数量正在经历雪崩式下滑,去年暴跌46%,并预计今年将在此基础上再度腰斩53%。

这不是危言耸听的预言,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大门,正在被AI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无情关闭。

“我们招AI,不招你”

过去,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职业路径清晰可见:进入一家科技公司,从初级的代码编写、基础的数据标注与分析、常规的数字任务开始,一步步积累经验,成长为公司的中坚力量。

然而,这条路正在被彻底颠覆。ISE的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AI已经能够胜任绝大多数毕业生过去从事的入门级工作。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依然旺盛,但他们的橄 ক্ষয়ক্ষতি已经从“一张白纸”的毕业生,转向了能够立即上手、驾驭AI工具的资深员工。

“对于学生和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市场。” ISE联合首席执行官斯蒂芬·伊舍伍德(Stephen Isherwood)的警告掷地有声,“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正在枯竭,而年轻人正在为此付出代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科技行业因AI而掀起招聘革命,但其自身在招聘流程中对AI的应用却出奇地保守和滞后。ISE的调查显示,只有极少数公司(不到15%)在游戏化评估等环节尝试使用AI。

这背后隐藏着一种更为拧巴的心态:企业一边理直气壮地用AI取代你的岗位,一边又提心吊胆地防范你用AI来“作弊”求职。 高达79%的雇主表示,因为担心求职者使用AI,他们正在重新设计和审查招聘流程。

这种矛盾的行为,恰恰暴露了企业在AI浪潮下的焦虑与短视——他们渴望AI带来的效率提升,却又恐惧AI带来的规则破坏,最终选择将成本和风险,毫不犹豫地转嫁给了最脆弱的毕业生群体。

从硅谷到班加罗尔,一场全球性的“清退”

如果说英国的数据只是冰山一角,那么将视线转向全球IT外包中心——印度,你会看到更为震撼的景象。

曾几何时,塔塔咨询(TCS)、Infosys、Wipro等印度IT巨头,是每年吸纳数十万工程毕业生的“蓄水池”。它们依靠庞大的人力成本优势,承接了全球大量的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对于印度毕业生而言,拿到这些公司的Offer,就等于捧上了“铁饭碗”。

然而,这个“铁饭碗”正在被AI砸得粉碎。

近年来,这些印度IT航母级的企业,不约而同地踩下了校园招聘的“急刹车”。Infosys连续第二年取消了大规模的校园招聘计划;Wipro的应届生招聘数量骤减近80%;TCS虽然仍在招聘,但规模已大不如前,并且明确表示,未来的重点是提升现有员工的AI技能,而非扩大新人规模。

背后的逻辑与欧美同行如出一辙:生成式AI正在自动化大量基础的编码、测试和客户服务工作,客户需要的不再是“人海战术”,而是能够提供高附加值AI解决方案的精英团队。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残酷的全球联动:

  • 在硅谷, Salesforce、微软、Google等巨头一边裁员数万人,一边将省下的钱投入AI军备竞赛。
  • 在班加罗尔, 曾经灯火通明的IT园区,如今正面临着缩减招聘、甚至裁撤老员工的窘境,数百万印度家庭的希望正在变得渺茫。

从伦敦到旧金山,再到班加罗尔,一场针对入门级技术岗位的全球性“清退”运动,已然拉开序幕。

短视的“自噬”:今天的效率,正在杀死明天的工程师

企业拥抱AI,追求降本增效,这在商业逻辑上无可厚非。但以牺牲整整一代年轻人的职业起点为代价,无异于一场短视的“自噬”。

ISE的报告发出了一个致命的警告:今天的招聘寒冬,正在制造一个恶性循环。 当毕业生无法获得他们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关键岗位,就意味着他们无法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五年后,当中级专业人才出现断层时,企业将面临更严重的人才荒。

届时,他们或许只能为稀缺的资深工程师支付更高的薪酬,或者反过来投入更大的成本去“回炉重造”那些被他们亲手关在门外的年轻人。

这种为了短期财报数据和效率提升,而牺牲长期人才储备和行业生态健康的做法,正在让整个科技行业“自食其果”。企业高管们在财报会议上吹嘘着AI带来的利润率提升,却选择性地忽视了公司未来的“人才负债”正在急剧攀升。

对于身处其中的毕业生来说,他们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困境:

  • 不使用AI, 你的简历和作品在海量申请中可能毫无竞争力。
  • 使用AI, 你又可能被企业视为“作弊者”而直接筛掉。
  • 最重要的是, 那个本该让你学习和成长的入门岗位,已经不存在了。

当耶鲁大学的研究还在争论“AI迄今对就业影响为零”,当参议院的报告还在引用ChatGPT的数据预测“未来十年”的岗位替代时,现实的冰水已经浇到了2024、2025届毕业生的头上。他们没有时间去等待学界的严谨论证,他们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被关闭的就业大门。

第一时间获取面向IT决策者的独家深度资讯,敬请关注IT经理网微信号:ctociocom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关于作者

隐私已经死去,软件正在吃掉世界,数据即将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