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科技威胁中国制造大国地位

Computer science

乔布斯生前最后一次参加白宫的企业家宴会时,深受失业率困扰的奥巴马曾小声问帮主:“咱们在中国的那些制造业工作机会有可能迁回来吗?”乔布斯答非所问地说道:“那些工作已经没了”(Those jobs are gone!)

乔布斯的话也许可以解读为:这些工作机会正行走在消失中,最终中国和美国都无法得到。正如《纽约时报》本月14和18日联系发表的文章《廉价机器人VS.廉价劳动力》和《灵巧型机器人重塑全球工业》,文中指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代替劳动力的新技术(例如日趋灵巧智能而成本不断降低的机器人)之间的正面冲突已经展开。在纽约时报所举的例子中,荷兰飞利浦在本土的一间自动化工厂的128个机器人完全能取代中国沿海的一间相同规模的姐妹工厂的数百名工人,而且机器人很多方面都在超越熟练工人。

机器人的进化和成本降低已经在经济学家和技术专家中激起了新一轮大讨论:人类的工作岗位将以何种速度消失?

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Andrew McAfee和Erik Brynjolfsson在新书《与机器竞速》中这样写道:“机器人大规模快速掌握人类技巧的情况近年来才出现,这将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作者还将今天的低成本工业机器人对经济的影响与上个世纪的农业技术革命进行对比——机械化农业技术使美国农业所占工作比例从40%降到了今天的2%。作为机器人崛起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苹果的海外工厂——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曾公开表示支持机器人技术,并计划在未来部署上百万机器人大军。

不过机器人目前还只能取代情景标准化且高度程式化的工作,例如焊接、组装、打包、采摘等,全面取代熟练的蓝领工人还只是设想。

资深机器人学家和工业产品设计师Bran Ferren认为:“我以前也天真地认为会出现一种全能的机器人,但我发现其实很多工作根本离不开人,因为人类会判断会思考,比如说怎么把暖气片轻柔地卡到合适的支架位置上,如何熔接水管?这些事机器人很难完成。”(正如好奇号取代不了宇航员一样,水管工们也无需担心机器人会跑出工厂抢他们的饭碗)

纽约时报认为新一代机器人为制造业重返欧美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窗口,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因为另外两个不可忽视的革命性技术——人工智能和3D打印技术,正在改变制造业本身。

著名学者Vivek Wadhwa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使得制造本身变得个性化。“我们将能在人工智能设计的辅助下,在家中设计自己需要的产品。”Wadhaw认为:“我们正进入创意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将被个性化生产取代,人们可以从网络下载设计进行个性化改动,或者干脆自己完成设计。”(编者按:你现在还认为消费者自己设计组装一台超越小米的手机真的有那么难?)

在创意经济时代,3D打印技术将拉近消费者与生产环节的距离,有时,生产甚至可以在消费者的家中进行(比如打印个新款CPU之类的活)。当然,工厂也将从3D打印的大规模应用中获益(忘掉模具这个词吧)。

其实,无论是灵巧型机器人、人工智能还是3D打印技术,无非都是将人类从重复性的、非创造性的活动中解放出来,在消灭一批工作机会的同时也会创造出更多高附加值的创造性工作岗位。中国能否守住“世界工厂”的地位,最关键的不是跟上欧美的机器人制造技术,而是在创意经济潮流中完成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知识结构的升级(从卖身到卖艺)。

第一时间获取面向IT决策者的独家深度资讯,敬请关注IT经理网微信号:ctociocom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关于作者

能用IT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极客、科技作家、周末画报专栏作家、IBM商业价值研究院资深撰稿人;著有《软件的黄金时代》。邮箱:liuchaoyang@ctocio.com